近年来,什字乡立足实际,依托当地优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肉牛养殖产业已经成为全乡的支柱产业之一。
什字乡玉丰村曾是有名的贫困村,过去大家靠种地营生,仅能解决温饱。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现如今,家家种草、户户养牛,全村群众靠养牛摆脱了贫困,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玉丰村副支书 马文成 :
我们玉丰村常住户是258户,1160人,从2019年平均每户养牛是3-4头现在增加到15-16头,今年总共是3250头,基础母牛是2050头,存栏牛是1200头。人均收入是8000多。脱贫攻坚的各项政策都给我们农民补到手,见犊补母、青贮池的验收各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支持,我们老百姓现在都过得很幸福。
玉丰村的李目沙曾经家境困难,靠在外打工勉强维持生活,2014年被列为建档立卡户后,在村干部的动员下,2017年李目沙贷了十万元扶贫贷款开始发展肉牛养殖。从原来的4头牛发展到如今的27头,肉牛养殖步入快车道,成为名副其实的“牛大户”。
记者:你现在养牛一年能挣多少钱?
李目沙:大概10万左右。
记者:你感觉养牛怎么样?
李目沙:养牛确实很好。
记者: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做?怎么发展?
李目沙:打算把规模扩大,养更多的牛,越来越好。
曾经的北台村也是靠天吃饭,全村群众主要种植小秋杂粮和小麦等粮食作物,一年下来没有多少收入。2014年在帮扶单位和金融机构的扶持下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家家户户通过养牛过上了好日子。目前,全村牛存栏量3865头,户均20头以上,尝到甜头的北台村村民“比学赶超”式养牛,北台村成为全县养牛“第一村”。
北台村支书 马存珍:
随着草蓄产业政策大力支持和发展下,我们村(从)老百姓起步不爱养牛(到)现在变相争先恐后争着养牛,一个赶一个、一个超一个的养牛。现在我们的肉牛一年出栏要2000多头,增加纯收入1000多万元。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们老百姓有了大的变化也有了大的提升。
马存彪就是北台村靠养牛走上致富路的典型。“每天喂两次,一头牛一次喂一锨料。不能让牛吃得太饱,饿着才能保持体形,快速长膘。”养牛经验丰富的他谈起养牛,头头是道。
北台村 村民马存彪:
一天喂两次,料多草少,保持牛的膘。一头牛收入一年5000多元,养40头牛一年收入20多万元。
目前,什字乡共种植玉米72100亩,其中青贮玉米58100亩。全乡肉牛饲养量达60840头,其中存栏44687头,出栏16153头;肉牛养殖产业提供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52元,占农民经营性收入的78.7%。什字群众靠经营“牛事业”“发牛财”走在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