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在火石寨乡石山村农户搬迁现场,一位皮肤黝黑、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正在不停的打电话协调搬迁工作,严肃认真的他看上去和村里的普通群众没什么两样,他就是石山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升。驻村以来,王升始终把这里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家,只要是为村里老百姓办事,王升始终冲在第一线。
2018年,受西吉县卫生健康局派驻,王升担任西吉县火石寨乡石山村第一书记。
石山村地处火石寨丹霞地貌国家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内。经过一段时间的摸底了解,王升发现这个紧靠4A级景区火石寨国家地质(森林)公园的村子尽管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却没有被充分的利用起来,村民们贫困现象普遍存在,村部院落破烂、村道环境脏乱差。这个印象像是一块大石头堵在王升的心坎上,他决心改变这一切。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党支部”。王升深知驻村工作责任重大,他第一时间联合村部领导班子集资近600多万,修建了一条3.7公里的硬化村道,并对村部院落进行了翻修。今日的村部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让村子“旧貌换新颜”只是第一步,提升老百姓脱贫的内生动力才是关键。如何提升?从哪里开始着手做?是王升开始思考的问题。为了摸清“底数”,王升几乎每天都和村干部进村入户,了解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打算和建议,制定帮扶措施。
驻村第一书记王升:
我们村紧邻着火石寨(景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所以我们以国家的“生态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为主,制定了我们村的三年、五年、八年的规划,积极调整老百姓的产业结构,由传统的种植业向经果林发展,经过我们几年的努力,今年我们种了1000亩的大果榛子以及1000亩的中药材,顺利的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整个村高质量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了发展蓝图还不够,如何把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过来?王升觉得,扶贫就要扶智,驻村更要助村。他协同村两委在村里成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广泛宣讲党的扶贫政策,逐渐改变了部分村民的“等、靠、要”思想,帮他们树立积极的脱贫心态。对肉牛养殖户杨贵龙来说,王升就是他致富路上的“伯乐”。
村民杨贵龙:
王书记人特别好,从2018年驻村以来,对我们家特别关心,有空就来我们家看我的养牛情况,以及我的电焊(生意)怎么样,在他的支持下我去银行贷款(发展)养牛,从3头发展到今天的14头,我特别感谢他对我们家里的帮助以及关心。
为了实现高质量稳定脱贫,王升一方面引导和鼓励村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增加收入,并积极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先后累计完成劳动力培训210人次,帮助219名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均实现年务工纯收入6000元。另一方面,王升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带领村民发展经果林及林下经济,促进村民增收和当地生态建设两不误。
目前,石山村已脱贫摘帽155户、647人,未脱贫户只剩8户、33人;全村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5%下降至现在的1.49%,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429元提高到8956元,超出国家扶贫标准。这些离不开驻村工作队的努力,用石山村群众的话说,“王升三年如一日风吹日晒,一心扑在我们村的脱贫攻坚事业上,是我们心中最尊敬的人。”
村民杨清明:
王书记来,我们石山村工作也搞上来了,这个人也很吃苦耐劳,处处为老百姓着想,给石山村搞了一些实体经济,经济林、1000亩的大果榛子今年也搞起来了,这个人起早贪黑,对老百姓很关心,在工作中也考虑的很周到,老百姓都很拥护、很赞成他。
在接受采访半小时后,王升告诉记者搬迁工作对于村民很重要,现场需要他,便匆匆和我们道别。看他远去,我们不禁想起他的那句话:“在决战决胜脱贫路上,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不拖全县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