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产业扶贫是推动精准脱贫的治本之策。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西吉县立足县情实际、因地制宜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大力发展草畜产业,有力推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什字乡北台村有多年的肉牛养殖基础和经验,近年来,随着全县草畜产业政策的带动,全村形成了家家种草、户户养畜的发展格局,户均养牛15头以上,群众发展内生动力强劲,是全县最具典型的养牛示范村之一。
今年47岁的马有富是北台村的建档立卡户,过去常年外出奔波打工,收入甚微,生活过得捉襟见肘。2015年,借助党的惠民政策东风,马有福贷了4万元扶贫款买进4头肉牛,经过几年的细心照料,现在牛存栏19头,年收入5万多元。
马沟村是什字乡千头肉牛养殖示范村之一。目前,全村从事肉牛养殖户206户,牛存栏2960头,户均养牛10头以上,2019年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0730元,其中肉牛产业收入7320元。
马沟村村民禹长龙,家庭生活困难,之前一直在外务工,2015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年,他贷款5万元购置了3头基础母牛发展养殖,现在,牛存栏26头。借助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禹长龙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成为全村发展草畜产业脱贫致富的典型代表。
产业发展是脱贫的重要支撑。有了产业支撑,就能为脱贫攻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什字乡草畜产业起步早,群众有较好的养殖传统,懂饲养、善饲养。草畜产业已成为全乡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最重要、最好的渠道之一。
田坪乡是西吉县的传统种植业大乡,养殖业发展滞后,大部分养殖户都是“新手上路”。而位于西吉县马莲乡的宁夏存录四丰绿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年育肥出栏肉牛1000多头,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村民建设青贮池、发展肉牛养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针对本乡养殖户饲养方式传统落后,而且规模小、品种杂、效益低下等情况,田坪乡党委、政府积极和宁夏存录四丰绿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系并签订草畜发展协议,指导全乡草畜产业发展、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李沟村位于田坪乡东北部,距县城约70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全村土地总面积3755亩,荒芜率达60%,常住人口59户,平均年龄50岁以上。在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走访、调研后,确定了李沟村的发展思路,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增加村民收入为核心,盘活土地资源,走种养结合、以种促养的道路。
现在,李沟村合作社牛存栏110头,2019年出栏50头,销售额110万元,利润20多万元,务工村民平均年收入达8000元,全村5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加收入3600元。现在农民既是股东又是劳动者,既有资产经营性收入,又有劳务收入。
目前,全县种植青贮玉米55万亩。全县肉牛饲养量达42万头,其中存栏22万头,出栏20万头;肉羊饲养量达100万只,其中存栏50.4万只,出栏49.6万只。
2019年西吉县减贫人口2.2万人,产业脱贫人口1.3万人,其中,养殖业脱贫2157户8012人。草畜产业提供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9元,占农民经营性收入的39.1%。通过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直接补贴,解决了广大农户资金短缺存在的问题,充分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