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偏城乡杏湾村,一路绿树成荫,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在干净的硬化村道上,静谧而美好。见到黄玉军时,他正在牛棚里忙碌着,年轻的脸庞带着腼腆的笑意,这名95后小伙子如今返乡当“牛倌”,养殖业发展的风生水起。
黄玉军家里五口人,父亲身体残疾,母亲患有颈椎病,家里还有上学的弟弟妹妹。2014年以前,父母种着几十亩田地,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日子过得颇为艰辛。家里的情况黄玉军看在眼里,便有了新的打算。2012年,黄玉军初中毕业后,放弃继续读书的机会,外出打工供弟弟妹妹读书。
2014年,黄玉军家被纳入建档立卡户。帮扶干部根据黄玉军家的实际情况,积极宣传扶贫政策,帮忙制定产业规划。经过再三斟酌,在外打工两年的黄玉军决定回家发展种养殖业。
回到杏湾村,黄玉军把家里的耕地全部改种青贮玉米,开始精心喂养家里的两头牛。两年时间,他家的牛存栏量就达到了七头,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也让黄玉军看到了发展的希望。2017年,黄玉军贷了五万元扶贫款又购进了四头品种肉牛。
“事非经过不知难”。黄玉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围着牛打转,打扫圈舍、搅拌饲料……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他的辛勤努力下,如今家里的牛存栏量发展到了20头,成了村里的养殖大户。牛养得好,黄玉军对发展养殖业的信心也更足了。
黄玉军说,“这几年,我一直靠母牛生牛犊,牛犊不外售的模式经营,等牛犊长大,再买进育肥牛,饲养一半年时间出栏,再买进基础母牛繁殖牛犊。”这种养殖模式一步步壮大了“牛倌”的牛队伍,自己也有了回笼资金。两年多时间,黄玉军把家里的“苦”日子变成了“甜”日子。2019年,黄玉军家顺利脱贫,日子越过越富裕。
黄玉军靠着坚韧的毅力和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他说,只要自己勤劳肯干,找准发展的路子,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这个95后的“牛倌”用行动诠释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