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专题研讨会在京举办
5月10日,由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司指导、科普时报社主办的“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专题研讨会在京举办。中国科技馆原党委书记苏青、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郭耕、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作了主旨发言。
《科普时报》专栏作家许焕岗、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大鹏、北京学习科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剑、北京市农业农村中心苏秋芳、金牌阅读推广人李峥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陈柳岐等与会嘉宾,在讨论环节发表了独到见解。现刊发3位专家主旨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专题研讨会会场。吕中 摄
创新人才培养不能忽视“厚德”
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 郭耕
郭耕在研讨会上进行科普表演 吕中 摄
清华大学的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但是,多年来,我们一度执念于自强不息而漠视厚德载物,导致了失衡。如今,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要“加”上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涉及情感与德行的提升。子曰:“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是认识层面。子曰:“是以四海承风,畅于异类,凤翔麟至,鸟兽驯德。无他,好生故也”,这是道德层面。
人类生存要有3个前提,生态前提、技术前提和文化前提。生态前提是我们生存之本。人类没有氧气只能维持3分钟,没有水只能维持3天,没有粮食只能维持3周。甚至,地球上没有了蜜蜂,人类最多能活4年,这就是地球的生命承载力。人对于自然,不能光有技术上的索取,更要有文化上的制约。技术的突飞猛进会让人类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所以要呼唤文化自觉,也就是生态文明。对此,白居易说,“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
自然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人们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态度和意识,提升对多样性的接受和理解,让人走下众生之灵、众生之长的神坛。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不能没有地球。我们与地球的关系,不是主宰和征服,而是依赖和隶属,因而要特别注重可持续发展与生物多样性这个时空观。
保护地球,实际上是要保护好地球提供的生命共同体这个家园——与万物和谐相处,做一个平等的地球公民。
多年来,我们强调向动物学习,更多的理解是从仿生学的角度,但是我强调的是以动物为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熊猫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它本是食肉目动物,因为冰川时代到来导致环境变化,进化为食竹习性,这足以令人借鉴。人类的伟大,与其说是善于改造自然,不如说是善于改造自己。大熊猫则是善于改造自己、主动顺应自然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