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专题研讨会在京举办
5月10日,由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司指导、科普时报社主办的“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专题研讨会在京举办。中国科技馆原党委书记苏青、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郭耕、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作了主旨发言。
《科普时报》专栏作家许焕岗、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大鹏、北京学习科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剑、北京市农业农村中心苏秋芳、金牌阅读推广人李峥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陈柳岐等与会嘉宾,在讨论环节发表了独到见解。现刊发3位专家主旨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专题研讨会会场。吕中 摄
科普阅读也是“加法”
中国科技馆原党委书记 苏青
此次研讨的主题是“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那么,什么是“新形势”?如何做好“加法”?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我理解“新形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需要有更多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人,这就需要加强科学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更多创新型人才,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必须要厚植创新的土壤,这也对科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更多科学理性,需要我们独立思考,这都是科学教育者肩负的责任。
此外,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是实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目标的需要。纲要提出,203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也是新形势下科学战略的需求。
那么,什么叫加法?不要简单化理解加法。加法可以理解为增加,但也可理解为创新,还可理解为增效,更可理解为改进和提高。
累计是加法,由一变成二是加法。但加法的理解一定不能狭隘、片面,加法不是简单地累计,不只是增加科学课的课时和教师。其实,创新也是加法,效果翻倍也是加法,只有正确理解加法,科学教育才能更理性、更长远。因此,加法的核心是学习创新方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这是一个最好的加法,可以受益终身。一个人的习惯受父母的影响最大,父母爱阅读,孩子就会爱读书。父母应该为学龄前的孩子多读书,孩子上学后让他自己独立读书,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支持孩子购买图书。
家长还应呵护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始终保持探索的欲望、独立的思维,而不是只会做标准答案、唯一答案。中学生的父母对文理偏科要保持警惕,即使孩子喜欢文科,仍要加强科学教育,让他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处事。家长还要积极引导,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参加科学教育活动,感知前沿科技。
此外,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还要更好地发挥媒体的作用,动员各类科普资源,办好全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