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经宁夏固原西吉县自评,兴平乡杨岔村摘掉了穷帽子,退出贫困村序列。
杨岔村位于兴平乡南16公里处,距西吉县城24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96户。此前,因道路不畅、吃水困难、没有产业等原因,是全县深度贫困村。
2014年, 脱贫攻坚的号角激起了杨岔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借助兴平乡大力实施的种养扶持政策,结合村里地多,家家有养牛传统的实际,养殖业被确定为杨岔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村民靠养牛脱贫致富
村民王学珍就是村里养牛致富的典型。
王学珍家有8口人,因为儿子有残疾,孙子正上学,家庭重担全落在他的肩膀。乡村干部结合他家情况,鼓励他养牛脱贫,王学珍贷款5万元购进4头牛。从此,王学珍起早贪黑,精心饲养,参加各种养殖技术培训班。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学珍购买的2头母牛不到一年时间产了犊,因牛犊膘肥色好,没到出栏期就被客商预定,算上政府给予的补贴,收入近2万元。
尝到甜头的王学珍扩大养殖规模,4年时间,从当初的4头牛发展到存栏最多时30多头,从一栋牛棚到能容纳60头牛的3栋牛棚,从一个不足100平方米到两个200多平方米的青贮池,从购买草料到承包土地种植青贮玉米,从单纯的养殖到贩养结合......如今,他一年仅养牛收入6万多元,生活水平、居住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村民居住环境改善
“这座新房建的漂亮,花费多少钱?借钱没有?”
“花了13万元,这两年我攒了一点钱,加上政府补贴,盖新房的钱够了。”
“以后还有什么打算?”
“现在政府提供了这么好的致富政策,养啥补啥,种啥补啥,以后把养殖规模再扩大,走规范化经营路子。”
王学珍和村支书马平英的一问一答,不难感受到王学珍通过养殖脱贫的自信和致富奔小康的底气。
发展养殖让王学珍的生活大变样,也让村民有了榜样。
王建国之前常年在外务工,妻子在家照看孩子、耕种几亩薄田,生活稳定。2017年,王建国的妻子铡草时受伤,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王建国给妻子看病花掉了积蓄,生活水平降到了贫困标准线之下。事故发生后,包扶干部和村干部时常给王建国打气,鼓励他树立生活信心。
2018年,王建国贷款5万元,建了新牛棚,购买了4头品种肉牛。因养牛有基础,养殖有补贴,不到一年就见了效益。随后,他调整种植结构,一门心思搞养殖,牛存栏量逐年增加,收入也越来越多。
“3头牛卖了近4万元,算上各种补贴,去年收入了8万元。”算了算去年的收入账,王建国的笑容里流露出自豪和满足。他说,今年准备扩建牛棚和青贮池,借助政府扶持政策,再加把劲,增加收入。
埋头苦干摘穷帽,撸起袖子加油干。现在,杨岔村有了四通八达的水泥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贫困户医疗保险、商业险、意外伤害险、大病补充险实现了全覆盖, 建档立卡户也从之前的143户728人下降为10户4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10%。全村牛存栏由以前不到100头发展到1386头,养牛支柱产业渐成气候,杨岔村民铆足干劲,用双手书写着决战脱贫攻坚的杨岔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