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背驴驮到如今户户通自来水,从寻找苦咸水到饮用甘甜水,翻开西吉的史志,犹如展开一部用水历史长卷。
西吉县地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核心区,先天性缺水少雨。“天旱窖枯水没有,雀儿渴得喝煤油”曾一度成为西吉县缺水的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靶向“解渴”,西吉县委、县政府把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作为改善民生、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工作来抓,借助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引泾河水入千家万户,从根本上解决了西吉县历史缺水问题。
目前,西吉县19个乡镇295个行政村7.4万户31.6万名农村人口喝上了自来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9%,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水质达标率为100%,城乡实现“同水源、同管网、同水价”,用水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生活难为水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早期的西吉县缺绿少青、十年九旱,全县年平均降水量420毫米,送水抗旱成了家常便饭。
“每年开春,政府都要组织抗旱服务队给严重缺水的乡村送水。”10月26日,西吉县水务局局长单军介绍,长期以来,该县深受饮水问题困扰,造成当地生产发展乏力,人背、驴驮、马拉“找水”现象在农村尤为普遍。
“没有水喝,牛羊渴得实在没有办法,就喝沟道苦咸水。”红耀乡小庄村会计康富德回忆,“早期太缺水了,很多人一两年不洗澡,遇到下雨才能洗一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破解吃水难题,西吉人上下求索。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吉县先后实施打机井、挖水窖、改造泉水、建集雨场等多项人畜饮水解困工程,有效缓解了群众饮水困难问题。
西吉县西北部是最干旱、缺水的地方,涉及新营、红耀、田坪、马建、震湖等乡镇,共72个行政村。由于本地没有水源,村民全部使用窖水生活,遇旱断水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西吉县于2012年成立西北部4个水利工作站,打机井抗旱。
“新营乡工作站负责新营和红耀两个乡31个行政村8200多户3万多人的饮水安全,每逢夏季都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四处找水,一度水比油贵。”对于吃水难,西吉县水务局新营水利工作站站长袁风武深有体会。
“村里建成的积雨场、水窖,虽然暂时缓解了吃水难问题,但没有从根子上解决水困。”马莲乡罗曼沟村党支部书记安发银说,“从马莲乡拉水到村里,来回16公里,水费、运费加起来,1吨水花费50元,即便节省着用,也只能吃半个月。为了买水,每户一年要拿出1000多元,也不敢饲养大家畜。”
“解困工程属于向天借水、靠天解渴,遇到大旱年份,泉水干涸、河水断流,水窖无水可蓄。”单军介绍,水量无法保障,水质也不达标,对于整体缺水的西吉县来说,依靠集雨工程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一朝引水梦成真
“在西吉,水已不仅仅是生活问题,而是更为严重的生存问题。”1982年,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连续10年支持宁夏西海固和甘肃定西、河西地区的农业开发建设,首开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先河。
从那时起,西吉人民展开了一场持久的“找水源、反贫困”斗争。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部署,各级党委、政府倾情关怀西吉发展,加大脱贫攻坚支持力度,水利精准扶贫的政策和项目犹如春风化雨,在西吉大地落地。
西吉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把保障城乡饮水安全作为改善民生、决胜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整合项目资金,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程。
2016年,随着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项目启动实施,西吉县城乡群众夙愿触手可及。
“施工期间大家卯足劲,誓将泾河甜水引进山沟。”单军介绍,水利工作人员把彻底解决家乡人民吃水难的问题,作为历史使命和脱贫攻坚战的核心战役,不辞辛劳地夜以继日工作。
“大家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着全县49万群众半个世纪的梦想和期盼,责任十分重大,必须全力一搏。”在施工现场,工程技术员和施工员肩扛仪器、手捧图纸,冒着严寒酷暑,吃住在工地,发扬工匠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一座座蓄水池在荒山沟壑建成,一座座泵站在偏僻之地拔地而起。
苦尽甜来,梦想成真。在全县上下齐心努力下,历时一年多的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西吉受水区项目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建成了包括河屲水厂及连通和配水等11个单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亿元,投资规模之大在西吉县历史上前所未有。
2017年5月,饮水安全工程建成通水,当哗哗的流水从水龙头飞溅出的那一刻,标志着西吉县资源性和水质性缺水的历史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预示着当地群众用上自来水的梦想成真。
铺管设网解民渴
一户不落,一人也不能少。供水路上,山水共鉴。
随着六盘山深处的甘露顺着管道进入西吉大地,当地人视若珍宝。为了把这来之不易的水引入千家万户,西吉县结合整村推进脱贫计划,以贫困村(组)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铺管设网。
“全县农村受水户7.4万户,从县城引水到户,按照户均铺设水管100米计算,全县共铺设水管7400公里。”单军算了算,“从泾源县到红耀乡小庄村230多公里,采用6级扬水,按照1座泵站扬水130米,扬程高度700多米,落差相当于200多层楼高。”
西吉县3年累计投资3.4亿元,组织实施了11项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又通过置换水源、建设管网末端蓄水池、自来水入户等工程,打通了农村供水“最后1公里”。
今年,西吉县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四查四补”清零行动,查自来水未入户的漏洞,补自来水普及率提高;查工程建设的短板,补供水保证率提高;查农村供水水质方面存在的问题,补水质达标率提高;查工程运行管理的弱项,补管理水平提高。
工作人员一村一组走访,一家一户筛查,确保户户通自来水。
红耀乡小庄村与甘肃省会宁县接壤,地处偏僻,是西吉县饮水最为困难的村庄。“缸里缺水,包里缺钱”曾是小庄村两大难。如今走进小庄村,家家户户卫生间装上了浴霸、热水器、坐便器,自来水通到厨房、牛棚。
“自来水没通之前一直吃沟道水,后来沟道水干了,就得到几十里外拉水吃。现在自来水通到厨房,打开水龙头就有水。”77岁的李彩兰老人说,从泾河引来的自来水,是她这辈子喝过最好的水。
如今,西吉县295个行政村全部通了自来水,彻底告别饮水难的历史;户户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天天洗热水澡不再是新鲜事,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成为时尚。
活水奔流百业兴
一水通,百业兴。
“家里通了自来水,养牛再也不担心没水了。”马莲乡罗曼沟村位于连绵深山中,早期村民依靠窖水、买水维持生活,在人吃水尚且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大规模养牛无从谈起,大多数农户饲养一两头耕牛。
自从村里通了自来水,罗曼沟村村民借助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贷款发展养殖产业。如今全村5个组175户,饲养牛1000多头,户均6头牛。“之前全家一年收入几千元已经很不错了,上万元根本没见过。”今年59岁的马德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于2017年贷款5万元开始养牛,3年增加到16头,出栏10头牛收入16万元,不但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还建起了新房,购置了农用机械。
什字乡群众有种草养牛的传统习惯。2017年前,55岁的马沟村村民苏俊清依靠井水艰难地养着十几头牛,他尝试远距离拉水喂养,却因成本太高放弃。因为缺水,苏俊清一直不敢扩大养牛规模。2017年,自来水通到了家里,苏俊清把盘算已久的计划付诸实际,逐步扩大养牛规模,3年增加到168头,年纯收入30多万元。
户户通自来水,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动力,激发了人们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在西吉县,诸如苏俊清这样依靠养牛发家致富的村民比比皆是。
受到水的滋润,西吉县工业企业呈现蓬勃发展势头。有了水,西吉县大胆引进福建、甘肃、陕西等地企业前来投资建厂,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盘活了“实业兴县”的路子。
今年,西吉县围绕“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区建设,城乡统筹,加快供水管理向数字化、信息化转型,打造高标准水务一体化管理服务模式,通过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运营,推动城乡供水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建立了“农村供水管理总站+基层水利工作站+村级水管员+农户”的四级供水运行管理机制。同时,聘用村级水管员129名,协助开展管道巡线、信息通报和水费收缴工作,确保群众用水更加稳定、安全。
用水的历史性突破,为西吉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基础,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供水实现城乡一体化
自来水通到厨房,农村彻底告别“吃水难”历史
解决了饮水难题,村民一心发展致富产业
工业因水而强
自来水实现数字化管理
有水就敢大胆发展养殖产业
滩涂水泽成候鸟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