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塞上江南写新篇
本报记者《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9月05日 第 10 版)
打开中国地图,一个硕大的黄河“几”字,在西北荡出一撇,滋养着宁夏回族自治区这片“塞上江南”。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这里交流、交往、交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宁夏考察,寄语当地干部群众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总书记的嘱托,激励着宁夏广大干部群众携手奋进。
宁夏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努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宁夏广大干部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在塞上沃土同心筑梦。
产业兴旺:夯实各民族共同富裕之基
在宁夏东部的戈壁滩上,矗立着一个壮观气派的现代工业园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在这里,一座座巨型装置高耸林立,乳白色管道盘旋半空、布满厂区。很难想象,这个西北地区第一家产值超千亿元的化工园区,20多年前还是一片荒原。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这是宁夏产业发展的秘诀。作为典型的富煤省份,宁夏煤炭探明储量超300亿吨,但长期靠煤吃煤、结构单一。宁夏决定建设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将其作为“一号工程”,发展“由粗到精”的全产业链加工。
煤制烯烃的装置点不着火,上百名工人就“钉”在炉子旁,“吃三睡五干十六”;“洋设备”消化不了“中国煤”,技术人员就夜以继日地攻关,研制出“神宁炉”……经过多年建设,如今,宁东基地工业经济体量已占宁夏的近30%。2024年,基地用工用才需求近万人,为宁夏各族群众增收创造条件。
近年来,依靠东西合作、科技支宁,宁夏现代工业不断提质升级: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在全国争得一席之地;吴忠仪表关键阀门、共享铸钢3D打印等“单打冠军”让人眼前一亮;中卫云基地建成算力和互联网交换“双中心”,全自治区算力质效指数位居西北前列……
资源是宁夏创业的起点,实干是宁夏发展的法宝。而今,创新正成为这片土地继续前行的动力。
碧空之下,贺兰山麓,一排排绿色的树木整齐排开,小小的红色枸杞果掩映在绿叶间。一望无垠的枸杞园区内,看不见人影。
“我们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植保无人机等先进技术设备,种植过程全智慧化。平时,1500亩园区只需要17名常驻员工管理。”宁夏百瑞源枸杞产业基地员工潘广仁说。
枸杞是宁夏的一张名片。目前,全自治区枸杞产业直接从业人员已达27万余人,人均年收入3.6万元。宁夏在枸杞良种繁育、精深加工、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大力创新,全国枸杞新产品新品类90%以上由宁夏研发生产。
“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给宁夏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小枸杞做出新产品:枸杞酒、枸杞香薰等创新产品受到年轻人青睐;
——贺兰山下美酒飘香:全自治区60多家酒庄的葡萄酒在国际大赛中获得1700多项大奖;
——冷凉蔬菜含“智”量高:宁夏蔬菜良种覆盖率超90%,提质增效技术覆盖率达到80%……
宁夏枸杞、葡萄酒等“六特”农业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2023年,宁夏一产增加值增速居全国第二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国前列。宁夏各族儿女共同富裕的基础愈发扎实。
交融互鉴: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之路
周末一早,宁夏吴忠市的早茶店里座无虚席,人声鼎沸。各族群众围桌而坐,一边喝吴忠特色八宝茶,一边品尝美食。
“你看这八宝茶,沙枣来自新疆,芝麻来自河南,茶叶、桂圆来自南方,枸杞是我们当地有名的特色产品,这是一碗汇聚各地特色食材的茶,象征着民族大团圆。”吴忠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消费促进科科长丁学宝说。
宁夏,古时,中原农耕文明与西北游牧文明在此融合。而今,宁夏各族群众共享美好生活。
各民族如何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合抱、相知相亲?
回望历史,这片热土写下许多民族交融的佳话——
西夏时期的瓷器上,绘制着中原地区的牡丹花图案;石雕力士志文支座,则将唐宋雕刻特色和党项族风情巧妙融合……在宁夏博物馆,一件件充满特色的文物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驻足观赏。它们跨越千年,诉说着各民族相濡以沫、交融互鉴的故事。
放眼当下,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在宁夏随处可见——
走进银川市金凤区颐和城府社区,各类活动室里热闹非常:故事分享会、邻里课堂、舞蹈排练、少儿古诗朗诵……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很多居民前来参与。
在颐和城府社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近四成。“我们每周都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各族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到社区每一个人心中。”颐和城府社区党委副书记腾婉露介绍,近年来,社区建立起党建引领民族工作融入社区发展的治理新模式,打造石榴籽民族团结主题公园、石榴籽爱心服务站等,让团结之花沁润人心。
社区,是城市中最活跃的“细胞”,也是民族团结、百姓安居的重要场所。在宁夏,像颐和城府这样的互嵌式社区已有80多个。
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内,爱心理发、小家电租借、老年饭桌等惠民服务,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在吴忠市利通区胜利镇,邻居节、睦邻百家宴拉近邻里距离,全镇9个社区每月轮流办集市,让赶大集的快乐推门可及……各族群众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在社区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宁夏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近年来,宁夏大力挖掘红色资源,通过红色教育等形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于人们心中。
今年4月,一场持续29年的“百里徒步”获全网点赞。自1995年开始,固原二中的初一、高一新生,都会在清明节前夕徒步从学校往返任山河烈士陵园,通过这堂“行走的思政课”重温革命精神,缅怀先烈。
在吴忠市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馆,10岁的女孩丁萱为参观者进行了多场讲解,“这份经历会成为我的宝贵回忆”……
夯基育苗、凝心铸魂。现在,宁夏所有市县区已全部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人们从内心深处育出“团结花”。
生态保护:守好各民族永续发展之本
“最新踪迹!宁夏贺兰山雪豹‘F1’5个月移动368公里。”
一只雪豹的行踪,牵动着无数宁夏人的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贺兰山的生态保护,雪豹群体的出现,标志着贺兰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了新的成果。”宁夏贺兰山管理局科研人员表示。
巍巍贺兰山、九曲黄河水,共同孕育了这片塞上江南。保护生态,就是保护各族群众在宁夏宜居宜业的自然基础。
曾经,贺兰山里挖掘声隆隆,遍地矿坑。“那时山里的马鹿、岩羊已见不到踪影。”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贺兰山林场场长温鹏天回忆。
2017年,宁夏全面启动了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和修复工作,先后完成了保护区内169处人类活动点的综合治理,83处矿业权全部退出,53处工矿、农林牧、旅游等设施全部拆除。自贺兰山、六盘山、罗山“三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以来,全自治区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56.48万亩。2021年,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入选全国生态保护修复十大典型案例。
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守护好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宁夏任重道远。
漫步在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只见灌木青草郁郁葱葱,岸边芦苇随风摇摆。“宁夏取缔封堵58个入河(湖、沟)工业企业直排口,建设投运人工湿地55处,决不让污水流入黄河。”银川市水务局水利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岳晓燕介绍。
近年来,宁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关停沿河砂场、搬迁污染企业、退出养殖产业,入黄排水沟全部纳入排污监控,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全部提标改造。目前,全自治区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22条重点入黄排水沟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Ⅳ类以上,宁夏水土流失面积减幅达18.9%。
宁夏曾是中国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如何才能治理好?
白芨滩,处于银川东大门位置,也曾是距离首府城市最近的沙漠地带。1985年,王有德被任命为白芨滩防沙林场书记、场长。30多年间,他和职工扎根林场,一点点试验出麦草方格、骨干林带等治沙方法。
“有时候正值三伏天,沙漠里能达到50摄氏度的高温,大家为了尽快完成效果实验,常常戴个草帽就在烈日暴晒下行走。”王有德一边仔细打量露出芽尖的柠条,一边讲述治沙的辛劳。当年,攀越百米高的沙丘时,脚踩在流动的沙子上,走一步,滑下去半步,前进异常艰难。
通过几十年艰辛探索,如今,林场已焕然一新:白芨滩自然保护区148万亩的沙漠拥有了超过41%的森林覆盖率,成功逼退沙漠20余公里,实现了真正的“人进沙退”,也成为“三北”工程精准治沙、科学治沙的样板区。
“未来,要从娃娃抓起,让他们了解和热爱农业、林业和治沙事业,把几代人经过奋斗形成的‘治沙精神’‘工匠精神’传承下去。”站在白芨滩林场的沙丘上,王有德语气坚定。
从“盼温饱”“求生存”,到“盼环保”“求生态”。宁夏各族群众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守护好可持续发展的“绿水青山”。
生活幸福:奏响各民族安居乐业之歌
宁夏固原市西吉县马莲乡马莲村的地头绿意盎然。
“咱西吉的马铃薯吃着香得很,你尝尝!”马莲村村民苏发强说,当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种植各种冷凉蔬菜,“我种了5棚早熟马铃薯,一年就能收入5万多元”。
马莲乡党委书记张志高介绍,除了种植马铃薯,马莲乡选育引进各类蔬菜优良品种200多个,新技术普及率达95%。通过“订单生产、基地共建、互利共赢”的联农带农机制,马莲乡带动合作社和农户共同发展蔬菜产业,周边群众每年户均增收达2.3万元。
在乡村,守家待地,田头兴旺;在城镇,小区楼下,就业方便。
在固原市彭阳县白阳镇茹河街社区,今年32岁的马小花在小区楼下的就业帮扶车间里,做起品控质检的工作。
“每天上班通勤不到10分钟,好着呢。”马小花笑着说,这个暑假几位“宝妈”工友商量着加班赶工、轮流休假,趁假期带孩子们外出旅游。
作为“十三五”时期彭阳县劳务移民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集中安置区,茹河街社区依托闽宁协作机制,为劳务移民建起就业车间,稳定吸纳100多人就近务工,人均计件制月薪约2400元,让更多的“马小花”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吴忠市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单体易地搬迁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总人口23.5万。几十年前,这里生态脆弱、荒漠化严重。现在,荒漠戈壁上建成一座生态新城,“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
幸福生活的图景里,医疗保障必不可少。
为满足宁夏南部山区群众的就医需求,解决当地居民“熬”大病、“扛”怪病、转诊难等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下沉医疗资源,与中卫市海原县政府共建宁南医院,已接诊187.78万人次西海固地区患者,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超过95%。
最近一个月,中卫市中宁县喊叫水乡卫生院的青年医生吴海洋正在宁南医院参加培训。“在中医科我学会了针刺、艾灸等技术,很有收获。”吴海洋说,自己希望培训完继续扎根基层,为喊叫水乡的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如今,宁南医院为宁南山区31个基层医疗机构的708人次医护人员提供了免费培训,让基层医生获得更多技术支持和学习培训机会。
收入增加,身体健朗,积极生活的精气神也得跟上。
在中卫市中宁县大战场镇红宝村,有一支平均年龄50多岁的农民合唱团。团员王小萍最爱唱的歌,唱的就是村民们搬到红宝村的故事。
“刚开始唱的时候总忍不住哭。”王小萍说,“现在越唱越起劲,心里也越来越敞亮。”
红宝村是宁夏第二批吊庄移民村,村民们从“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沟峁深处搬出,在黄河边的新家园拓荒地、战风沙,建设起充满希望的绿洲。
“村民们唱了5年多,合唱团已经成为他们的精神‘加油站’。”合唱团指导老师李震宏说,红宝村农民合唱团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合唱艺术紧密结合,创作了《红彤彤的日子》《宁夏人最念党的恩》等歌曲,用歌声记录吊庄移民的奋斗故事,赞颂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如今,中宁县12个乡镇,个个都有农民合唱团。
画好最大同心圆,中华民族一家亲。宁夏各族人民正用实际行动加快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种子在塞上江南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本报记者徐元锋、陈振凯、吴雪聪、秦瑞杰、柴逸扉、朱金宜,人民网记者郝萍)
宁夏通过多种形式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文化
本报记者 柴逸扉 朱金宜 人民网记者 郝 萍《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9月05日 第 10 版)
将台堡,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1936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方面军在这里胜利会师。红军长征在宁夏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
日前,记者来到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正值暑假,纪念园里参观者络绎不绝。
展览馆讲解员介绍,红军在宁夏受到各族群众的欢迎。驻扎、休整期间,红军战士不仅把驻地院子和街头巷尾打扫得干干净净,还帮助百姓挑水、扫院。
在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不远处的“红军寨”,也有不少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式窑洞旅馆、红色主题餐厅、会师湖水上拓展区……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近期,在吴忠市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馆,10岁女孩丁萱为参观者进行了多场讲解。“我是同心县第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学习,我成了纪念馆的小小讲解员。这份经历会成为我的宝贵回忆。”
同样热爱讲解工作的,还有66岁的退伍老兵马希伟。他是同心县“薪火相传”老干部宣讲团成员。多年来,他一直在红军西征纪念馆担任义务讲解员,为参观者讲述红军时期的民族团结故事。每每讲到动情之处,他常常眼含热泪。
自1995年开始,固原二中的初一、高一新生,会在清明节前夕徒步从学校往返任山河烈士陵园,用这种方式缅怀先烈,至今已坚持了29年。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真切地体会到信念的力量,感受到革命精神的崇高,也更加明白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学们在相互鼓励中,也收获了互助友爱的同学情谊。”固原二中教师任皓说。
近年来,宁夏用好红色资源,深挖精神内涵,通过多种形式加强革命传统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加快建设美丽新宁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凝聚精神力量。
宁夏采取有效措施,让各族群众共享幸福生活——
团结互助,融入日常点滴
本报记者 吴雪聪 秦瑞杰《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9月05日 第 10 版)
排练厅中,一阵阵歌声悠扬回荡;休闲室里,老少棋友“激战”正酣;红娘工作室内,银龄夫妻向年轻人分享爱情故事……日前,记者走进颐和城府社区服务中心,只见各种活动开展得丰富、热闹。
颐和城府是一个多民族互嵌式社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辖区内有4000多户、超1万名居民生活在一起,少数民族人口占比39.8%。
如何让各族群众共享幸福生活?摆在首位的便是疏通民生堵点。
“我们社区的良田渠,年久失修,曾给居民生活带来不少麻烦。”颐和城府社区党委书记李红宁介绍,良田渠一度堆积了许多生活和建筑垃圾,两岸杂草丛生。
改变发生在4年前。2020年,颐和城府社区申请到一笔专项资金。历经8个月,社区在良田渠两岸新增绿化面积1.86万平方米、堤岸防护1600米,旧水沟摇身一变,成为全新的“石榴籽民族团结主题公园”。
“现在,我们经常在这儿赏赏景、遛遛弯,感觉很舒服。”在社区生活了10多年的丁大姐说。
“硬条件”变好了,“软环境”也得跟上。
在社区“石榴籽”爱心服务站,志愿者马继升正忙着修理电热水壶。扳手、电线、胶水……各种各样的工具摆满了工作台,一旁的登记表上写满了居民的维修记录。
“我一直免费或低价帮大家‘小修小补’。以前是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现在社区建了服务站,我有了一个固定场所,维修起来方便多了。”马继升说。
组建11支志愿服务队、代办49项民生业务、社区食堂提供惠民餐……随着社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一项项便民举措让老百姓省心、舒心又安心。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社区活动室里,65岁的居民张桂玲正指挥老年合唱团排演节目,“大家正忙着为下个月的演出排练呢。”
颐和城府社区有合唱团、舞蹈队、模特队等多个文艺团体。“这些都是居民自发组织的,大家一起唱歌跳舞、不分彼此。”社区合唱团团长雷声云介绍,队员们还创作了民族团结主题的快板、诗朗诵,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播撒交往交融的种子。
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让各族居民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团结互助。“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大家交流的机会多了,邻里自然也就和睦了。”雷声云说。
社区事,只靠社区干可不够。在颐和城府社区,基层治理少不了社区居民的支持和参与。
不久前,社区一栋安置楼内,一对老年夫妇在卫生间堆放杂物,导致下水道漏水无法维修。工作人员多次沟通无果,急坏了楼下的住户。得知情况后,业委会、老党员和左邻右舍一起上门,耐心地陪老人唠家常,还帮忙搬杂物,这才说通了老两口,化解了纠纷。
“现在,越来越多的居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网格员、业委会、物管会等多元主体和社区党委一起,共同探索基层治理新方式。”李红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