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宁夏固原市西吉县马莲乡马蹄沟村村监会委员 马有科
【一线讲述】
前阵子,马莲乡到偏城乡的公路正在扩建,看着压路机来回奔忙,大家心里可提气了。
在我们六盘山区,没有路,也就没有出路。就拿马蹄沟村来说,离乡镇也就五六公里,放在过去,开着“蹦蹦车”要走半天。打从记事起,出门就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窄窄的土路七弯八绕,到了下雨天,经常困在家里几天出不了门。
路不通,不仅生活受影响,生产也没指望。西海固的“洋芋蛋”很出名。记得每年一到9月份,地里到处是抢挖洋芋的劳力,一麻袋一麻袋往家驮。为啥抢收呢,就因为路不好,一场秋雨下来,堆在地里的洋芋运输不及时就大量受冻,淀粉厂都不收了,农民一年辛苦全泡了汤。那些年,这样的事可没少发生。
后来,土路升级为砂石路,虽说不再深一脚浅一脚了,但大车还是跑不了,再加上村庄地势坡陡不平,村民住得分散,东一户西一户,路也修不到家门口。村上发展起了养殖业,养牛效益不错。但路窄弯多,饲料配送车进不来、出栏的牛拉不出去,每次都用小车来回转运。跑运输的大车司机都叹气:你们村这么大的饲养量,咋就没条像样的路呢?
令人振奋的是,就在这十年间,柏油面的乡道穿村而过,串起了沿线十来个生产队。村里的水泥路直接通到家门口,三五户的庄点都和大路连通了。就连田间的生产道路都铺成石子路,农用机动车再也不怕陷进泥里了。规划的硬化路都修了边沟,再加上生态环境不断变好,不管下多大雨,山上的泥土再也不“上路”了。
路通了,出路也越来越宽。你瞧,养牛规模不断扩大,过去一家三五头,现在户均一二十头,而一头牛除去饲料纯收入有三四千元。我们的肉牛很畅销,最远卖到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不仅马蹄沟村,在整个西海固,不断完善的路网把大山和外面的世界连了起来。咱们的优质农特产品开始走出大山,有名的六盘山牛肉登上了全国各地的餐桌,冷凉蔬菜畅销粤港澳大湾区,我们出去跑市场,提起宁夏的牛羊肉、枸杞、葡萄酒、辣椒、芹菜等,外地客商赞不绝口。当地特产出得去,外面人也进得来,依托这么好的生态环境,不少村子发展乡村旅游,小汽车直接开到梯田边上、民宿门口,美景赏了、农家饭吃了,临走还把后备箱装得满满的。
如今,站在山坡上向四周望去,一条条特产路像长龙一样在群山间蜿蜒,满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通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