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示范区创建实施阶段的最后一年,我们文化大院创新创建、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被认可,但对照示范区创建评分标准,综合这次自治区督查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短板’和‘缺项’。”6月3日,西吉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连日来,针对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中的“短板”“缺项”和“硬伤”,西吉县开展了2020年“创文”推进会议,整改工作再次进行动员部署。
自2018年8月西吉县启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以来,通过完善设施建设、丰富文化活动、劲推文旅扶贫,西吉县已完成钱币博物馆布展工程,新建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先后建成16个乡镇标准综合文化站、295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命名了85家县级文化大院,申报42名非遗传承人。
今年54岁的马风章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学习砖雕、石雕,经过多年潜心钻研,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成为非遗传承人后,我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一来要继续在砖雕领域潜心钻研,二来要发扬咱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让西吉砖雕更多的展现在世人眼前。”马风章说。
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工作中,西吉县“月月有活动、场场都精彩”。充分利用民俗日、节庆假期,组织开展系列送文化、种文化活动,搭建群众舞台。
“咱们大西北的老百姓最喜欢听秦腔,所以我们最有特色也最受欢迎的文化下乡活动就是戏曲下乡。送戏下乡、广场演出等系列文化活动,平均每年能举办200多场。”西吉县文化旅游广电局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李志会说。
不仅如此,西吉县还通过下派23名文化指导员到村组指导开展文化活动,结合移风易俗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创排各类反映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的话剧、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今年,面对文化旅游设施建设滞后等困难,西吉县将继续高度重视,精准施策,规范管理,全力打赢示范区创建攻坚战,高质量完成示范区创建各项任务。
(宁夏日报记者 党硕 实习生 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