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固原市西吉县偏城乡至马莲乡道路改扩建工程施工现场,技术人员忙着支模浇筑,水车喷洒除尘。
乡级公路扩建经过一个多月施工,进入偏城乡马湾村。
“新建的公路更平更直。”村民王保山驾驶旋耕机沿着新建成的路段体验了一把。
马湾村距偏城乡四五公里,5米宽的混凝土路穿村而过,村民背山临路居住。
“遇沟架桥、逢弯修直、见陡修平,道路改建,越修越好。”马湾村扶贫队员王钟在村上扶贫4年,亲身经历马湾村的脱贫“逆袭”。
2016年之前,马湾村是偏城乡最穷的村,全村250户1019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4户502人,贫困发生率为45.8%。
2019年,马湾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00元,超过家庭人均收入4100元的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29%。
“剩下未脱贫3户4人,还是两个单老户和一个残疾户。”王钟说,“未脱贫户以残疾补贴、低保等转移性收入为主。”
“过去3年,马湾村自来水、动力电通到户,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实现家家种草,户户养牛。”在马湾村生活了半辈子,村党支部书记马明清从没想过,养牛会成为村里最大的产业,“村民通过养牛脱贫致富,过上梦想的生活。”
2016年之前,马湾村由于受水、电、资金等因素限制,加之群众观念守旧,规模养殖在当地几乎为零。村民种植马铃薯、冬小麦、小秋杂粮,大多数农户只养一两头耕牛。
养殖技术落后,牛品种良莠不齐,养的牛卖不上好价钱。
2016年,固原市纪委和国网固原供电公司联合帮扶马湾村,扶贫工作队组织村里的党员和村民代表,到外地学习养殖技术,帮助村民改变养殖方法,按新建一栋牛棚补贴4000元、改扩建一栋牛棚补贴2500元、建一座青贮池补贴3000元到5000元不等,支持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养殖业。
王保山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年,王保山通过金融扶贫贷款5万元,买了5头基础母牛,第二年产4只牛犊,第三年又产了4只牛犊,如此年年循环,如今饲养牛20多头,年收入5万多元。接着,他拿出一部分资金,购买一台旋耕机、一台粉碎机,帮助村民耕地、粉料赚取外快,补贴家用。
“今年5月1日至26日,40多头基础母牛连续产牛犊15头,今年预计产牛犊40多只。”养殖大户王忠贵从2017年开始养牛,如今饲养基础母牛、育肥牛共70多头,养羊100多只,年纯收入30万元。
2019年,马湾村被列为偏城乡肉牛高效养殖科技扶贫示范村,存栏牛从200多头耕牛增至780多头肉牛,村民主动放弃种植传统作物,改种养牛用的玉米。
金融扶贫贷款解决了马湾村发展产业的资金瓶颈,户户通动力电则为产业稳定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
2016年,王钟初到马湾村,第一时间了解供电情况,发现村里供电线路破旧、线径小、供电线路长,私拉乱接现象严重,动力电入户率为零。
“全村5个自然组,只有5台20千伏变压器,位于供电末端的农户,灯泡是黄色的,家用电器没法用。”王钟说,那时村里没有大型铡草机,只有居住在变压器附近的农户才有小型铡草机,“没有产业,村民认为购置大型铡草机是多余的。”
第二年,固原供电公司投资248万元实施农网改造,安装7台200千伏变压器,将照明电升级,把动力电线架设到农户家门口。
当年,马湾村成为西吉县第一个户户通动力电的行政村。
几年来,马湾村新建村文化广场,硬化院落,安装路灯,改造危房,动力电全覆盖,家家购置大型铡草机。
“用小型铡草机铡草一天,只够8头牛食用一周;用大型铡草机铡草一天,够8头牛食用3个月。”王忠贵说,使用动力电,节省了劳力,提高了效率,解决了养牛草料粉碎问题。
今年,马湾村的4000亩梯田采取“二合一”的方式,改造为高标准农田,用动力电引库水上山,把地产旱地改良为高产水地,玉米亩产预计由现在400公斤提高至500公斤,能促进畜牧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