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中央首次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成为党的群团工作的重要里程碑。5年来,中国科协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战略部署,扎实推进科协系统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组织和群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召开5周年之际,“科协改革进行时”推出“落实群团会议精神”特别栏目,重温总书记要求,生动展现近年来包括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在内的科协系统改革创新实践,强化新时代科技群团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
亮点导读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县三级科协上下联动、共同发力,整合各类科普资源,建立“产业+ 生态旅游+ 科普”模式,打造主题鲜明的特色科普小镇,为科普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背景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宁夏党委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富民战略的部署,宁夏科协、固原市科协、西吉县科协三级联动,在西吉县龙王坝村探索建设主题鲜明的科普小镇,建立“产业+ 生态旅游+ 科普”模式,着力加大科普资源的有效供给、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着力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着力推动移风易俗、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宁夏西吉县龙王坝科普小镇位于西吉县吉强镇龙王坝村,该村是西吉县 238 个贫困村之一,建档立卡户 191 户 759 人。2013 年,西吉县龙王坝村心雨林下经济科技服务协会开始带领村民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目前,已建成西吉县龙王坝乡村科技馆、农耕文化科普长廊、科普主题酒店、现代农业科普示范园、科普文化广场、民宿一条街等,辐射带动周边 6 个乡镇 30 个行政村1 万多户贫困户投入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西吉县龙王坝村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最美乡村旅游模范村、宁夏研学旅行基地等。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发挥农技协职责,精准助力脱贫富民战略。 2016 年,西吉县龙王坝村心雨林下经济科技服务协会获得中国科协、财政部“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表彰奖励后,采取“协会+ 基地+ 农户+ 休闲农业”脱贫模式,带领村民入股建成百亩梯田高山观光温室果蔬园、2000 亩油用牡丹套种万寿菊基地、万羽震湖生态鸡养殖基地、山毛桃生态观光园和 66 栋回乡大学生休闲创意创业温室大棚。特别是协会采取“农户出地、政府补助、协会出资兜底的农村PPP 合作共赢的资产性收益扶贫模式”即农户拿自己的 1 亩土地作价 3000 元入股,政府补贴协会建温室的 2 万元算作农户投入股份,协会兜底 6.7 万元共同完成大棚建设,最后按投入资金分红,使农户以前每亩 30 元/ 年租不出去的山坡地变成了租金 800 元/ 年的香饽饽地,为农民带来了较大收益。同时,西吉县龙王坝村心雨林下经济科技服务协会利用农民田间培训学校,通过市、县科协协助,邀请农业专家开展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民 3000 余人次,使农民及时掌握种植养殖新技术,为协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该协会为了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早日脱贫,专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使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仅有入股、租金收益,还有工资收益。据统计,经过 6 年的发展,龙王坝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2013 年的 2800 元提高到 2019 年的10500 元。 协会开展农民科技培训 二是加大科普资源投入,着力构建科普文化宣传阵地。 2016 年,宁夏科协捐赠 700 万元科普展品,在龙王坝村建成占地面积 4000 平方米的科技馆并对外免费开放。西吉县龙王坝乡村科技馆的建立,结束了宁夏西吉县没有科技馆的历史。龙王坝村着力营造科普宣传氛围,精心打造“八个一”科普宣传平台,即发挥一馆(乡村科技馆)、一屏(电子屏)、一栏(科普宣传栏)、一屋(科普书屋)、一游(科普研学游)、一室(农民田间培训教室)、一棚(科普示范大棚)、一台(乡村大舞台)作用,使龙王坝村处处可见科普标识牌、科普微景观、科普e 站。积极推动科普信息化建设,建成龙王坝村微信公众号、科普网站、科普e 站、“互联网 + 新媒体矩阵”、美丽乡村电视栏目“五位一体”的“互联网 + 科普”传播平台,该平台已经成为全国有名的乡村自媒体村民交流互动科普宣传平台。2019 年,龙王坝乡村科技馆接待观众量达到 28 万人次,乡村科技馆的建设及科普活动的开展为农村科普文化建设搭建了新的平台,丰富了新农村文明实践的内容。 西吉县龙王坝乡村科技馆 三是赋予科普新动能,引领新业态融合发展。 西吉县龙王坝村位于火石寨、震湖景区、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等旅游线路的中段,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三级科协的指导和帮助下,西吉县龙王坝村相继建成了乡村农耕科技展示馆、乡村科技人才创客馆、乡村主导产业马铃薯科技馆,使科普小镇的内容不断得到扩充和完善。西吉县龙王坝村利用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和国家级林下经济基地等资源优势,以“观赏美丽乡村、品味红色文化、感受梯田魅力、体验科普乐趣”为主题,打造了集乡村风貌、农耕文化、科普知识、有机产品为一体的一日游精品线路,让龙王坝村在宁夏乡村旅游中独树一帜。龙王坝村每年还开展“踏青”“赏花”“采摘”等主题活动,组织开展民间手工艺品制作展销、文化艺术节、歌舞大赛等活动,借助休闲农业和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积极开发林下生态产品(林下生态鸡、油牡丹),让来的游客有听头、有看头、有买头、有玩头。2019 年,区内外参加研学旅的青少年达到 1.2 万人次。 青少年开展研学旅活动 三、经验启示 特色(科普)小镇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富民战略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对于加速乡村振兴、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西吉县龙王坝村探索的“产业+ 生态旅游+ 科普”模式起到重要启示作用。 一是必须做好顶层设计,拓宽科普宣传的渠道和方式。 近年来,宁夏科协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着眼于让科技惠及人民群众,实施科普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在打造龙王坝村科普小镇的基础上推进“农业+ 科普+ 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同时拓宽打造了贺兰县稻渔空间、永宁县立兰葡萄酒庄、银川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银川花卉博览园等科普基地,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把科普与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相融合,探索了科普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发力点。 二是必须树立借势思维,借助各方力量推进科普。 基于龙王坝聚集的产业优势、创立的“宜居乡村”等品牌、科协组织的“及时嵌入”、以“无中生有”的思维,才有了今天的“科普小镇”,并将科普小镇打造成科普与乡村融合、创新与传统融合、科技与产业融合的包容性空间载体,开辟了聚集科技要素发展特色产业、丰富乡村旅游、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途径。这表明,科协履行职责必须以开放的胸怀树立借势思维,善于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强化协同:统筹利用内外部资源,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科普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三是必须坚持久久为功,推动科普服务乡村振兴新进程。 西吉县龙王坝科普小镇的创立开创了科普服务乡村振兴计划、科普赋能的新模式。今天,科普小镇已成为拓展乡村资源价值的孵化平台,它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乡村资源的市场价值。今后, 宁夏科协将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结合宁夏“全域旅游”的独特区位优势,在深化“西吉龙王坝科普小镇”等示范点的基础上体现新时代科普理念,加强与宣传、文化旅游等部门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