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升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这背后离不开各相关领域代表委员们的建言献策、履职尽责。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
不负履职路:用脚步寻找答案
2023年,张广汉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提案》被全国政协列为重点提案。同年10月,在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召开的第十一次双周协商会上,他就《盘活历史文化资源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作了发言,相关材料被报送党中央及有关部门。“脚下有泥、心中有底”,这些成果的背后,是他无数次深入基层的扎实调研与反复思考。
过去的一年多里,他不仅通过讲课、座谈等形式,积极宣讲国家关于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的政策,还带着问题与思考,开展了15次自主调研,足迹遍布青岛、绍兴、济南、南昌、祁县、喀什等十余座历史文化名城。
城乡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张广汉在调研中,不仅与地方政府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建设管理部门进行了深入座谈,了解他们在政策法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还走进历史文化街区,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他说:“只有了解他们在城市更新中的急难愁盼,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在调研的基础上,他带领团队承担了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和技术体系研究,不仅为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更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目前,由中央宣传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合力编订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法》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张广汉作为专家委员会成员也参与了多轮讨论。
“我的提案得到相关部门的答复和高度重视,正在落实推进过程中。”张广汉欣慰地说,“今年我继续关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数字化建设、城市更新与民生改善方面的问题。”
IP促文旅:“热效应”也要有“冷思考”
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火爆带动了山西古建的旅游热,许多地方也借助“哪吒”这一IP形象打造了特色旅游产品。面对这些现象,张广汉认为,“应该鼓励这种创新的传播方式,让文化更具活力和吸引力,能有效触达年轻群体,也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增长,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利用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存和展示,将让文化遗产在现代传播手段下焕发光彩。”
但同时,他认为对此也要有冷静的思考:“如果对文化遗产的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将无法给游客带来真正有价值的文化体验。另外,也要避免游客量过大,造成文物受损、环境被破坏等问题。更要警惕盲目跟风,缺乏对本地文化特色的深度挖掘。”
解读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风更清 路更明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采访中,张广汉表示,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首先强化了保护规划的法律效力,确保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也要求相关部门和开发者在规划和实施开发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避免盲目开发和建设性破坏。
此外,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还强调控制大规模人口迁移和建筑拆除,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建筑和传统社区结构,维护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而在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方面,则强调更要注重周边环境以及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对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张广汉说。
张广汉的履职之路,是一条以脚步丈量历史、用行动守护文化的道路。在这条路上,他不仅是一名政协委员,更是一名文化的守护者、民生的践行者。他的故事,是无数政协委员履职尽责、为民发声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