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孙云,1976年4月出生,西吉县吉强镇人,中共党员,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党支部书记、学位点负责人。教育部基地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陕西省中共党史专家库专家、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陕西省党史宣讲团成员。历史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等方面研究。先后在《求是》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江苏省扬州市等挂职或借调,曾任扬州市广陵区发改委副主任、李典镇党委副书记等职。
写下这个题目,孙云心中不免哑然失笑,又莫名徒增了几份惆怅和寂寥。这不仅因为他姓名、乳名中有“云”字,更是让他想起来了作家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之一的同名之作。它是王鼎钧晚年在台湾回首自己一生的颠沛流离和种种艰辛经历,由衷感触而记述。而今,快到知天命年纪的孙云,此次应家乡盛情之邀,竟也第一次静下心来通过文字的方式回首自己的过往,不由得感慨万千。
孙云常跟学生开玩笑说,他属于“三朝元老”。作为70后的一代,既辛苦又幸运。整个青少年时期又经历和见证了改革开放大潮带给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巨变,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转向和跨时代的民族飞跃;工作后周旋于高校与机关单位之间、游走于南北之途。人生的前半部分乐章,低沉高亢皆有,压抑抒情全备,“酸甜苦辣都是歌”。
孙云1976年出生于西吉县吉强镇(原城郊乡)龙王坝村。龙王坝的每一帧风景和每一寸沃土,都藏着让人难以释怀的诸多故事,浸润着父老乡亲的汗水与不屈。自幼听爷爷和同辈老人讲过往的乡村往事和人世沧桑,由此激发了他探究的好奇心,进而延伸至喜欢读书,乃至最后走上了学史的道路。对于故乡,百般滋味,常也有“近乡情怯”之感!妈妈的豁达和善良、大多数乡亲们的勤劳、乐观、互助,以及向天地争饭吃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他以后的人生态度。甚至,人到中年倦怠时,他也常常在心里回望一下家乡,以激励自己不要忘本、努力前行!
要定位人生第二坐标的话,一定离不开西吉中学。母校给了他改变命运、实现人生梦想的机会,他很感恩她。某种程度上讲,当年的母校给了他们这一批同龄人展翅高飞的机会,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那些可亲可敬的老师们的呕心付出、甘为人梯和以身垂范。戚伟夫老师、刘启鹏老师、王开虎老师、梁德平老师、徐耕田老师、王俊昌老师、潘恒明老师……尺幅所限,他无法一一列出。然而,在西中读书时还有一件事必须提及,这件事就是他们高一时母校请来西吉第一位博士张宗奇做报告,他全程极为认真和崇拜的听完,时至今日,仍历历在目。现在看来,当年张博士的报告可称为现象级。因为,当时他们很多人都受到了张宗奇励志人生的鼓舞和激励,甚或影响着以后人生的选择与进取!
第三个想说的是他人生重要的榜样和朋友,同样来自西吉县、身为师兄的晁天义教授。晁天义教授为人谦和厚道、幽默乐观、菩萨心肠。更为重要的是,从大学阶段开始至今,孙云常调侃他说,自己的人生和生活就是亦步亦趋追随和模仿他的结果。回首近三十年的相遇、相识与相知,感恩冥冥中上天赐给他一位异姓兄长,每每在他人生的关键路口、身处低谷或者所谓的高光时刻,他都尽其所能的支持抑或默默倾听帮孙云分析、判断。在他的身上,真正体现了一位西海固人天生秉持的坚毅、乐观和勇往直前。
孙云愿把他人生的第四个坐标送给工作过的三地,江苏、北京和陕西,这东西南北三角形的构架,反映了他成长的经历、追梦的步伐和较为成熟后的笃定。在江苏工作期间,无论是在高校教书育人,还是在地方政府部门任职做事,他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尤其是挂职期间,先后为当地政府科技企业的孵化、规上企业科技项目的培育以及为相关企业所需科技人才牵线搭桥等方面,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受到了当地政府的褒扬。在教育部工作期间,得到了有关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为全国中外人文交流工作做了大量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直接管理工作,期间还专门带团出访日本,反响热烈,得到充分肯定与一致好评。再回母校陕西师范大学工作,倍感亲切。在近些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中,不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他都尽自己所能,甚至倾其所有为同学们的成长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同时因此也收获了一份份浓浓的师生情谊。
东坡居士词云:“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改革开放这几十年,家乡巨变,西吉的山河旧貌换新颜,感谢党中央对西部的全力帮扶和富民的好政策。只不过,每次回家乡他总觉得自己慢慢开始变成了一个“外人”。父亲以前所在的单位、他居住和生活了好多年的县运输公司原址现在变成了偌大的停车场,龙王坝的老家也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进程中“焕然一新”。他这个山里娃,常在村头巷尾被问“客从何处来”?那个骑车不扶手把、哼着歌穿过中街的不羁少年,也必然定格在了过往特有的岁月中。但他仍深怀期盼,期盼新生代更多的人走出家乡,用另一种方式去建设家乡、回报社会!